國務院部署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
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19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,部署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,順應群眾期盼改善居住條件;確定提前完成農村電網改造升級任務的措施,助力鄉村振興;要求鞏固提高農村飲水安全水平,支持脫貧攻堅、保障基本民生。
會議通稿說目前全國需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涉及居民上億人,住建部有關人士此前透露:全國共有老舊小區近16萬個,涉及居民超過4200萬戶,建筑面積約為40億平方米。國務院參事仇保興指出,據初步估算我國城鎮需綜合改造的老舊小區投資總額可高達4萬億元,如改造期為五年,每年可新增投資約8000億元以上。我國尚有約5千億左右的住房公共維修基金沉淀在各級財政和房管局賬戶中,應積極發揮作用。
目前部分省市的老舊小區改造資金來源大多為政府提供,比如市政府補貼一部分,區政府出一部分,有條件小區居民負擔一部分(裝電梯就需要居民負擔一部分)。此次國常會提出,中央政府會有補助資金,同時鼓勵金融機構和地方積極探索,加大金融對老舊小區改造的支持。此外,還鼓勵用市場化方式吸引社會力量參與(比如養老、托幼設施)。有媒體分析新舊改和棚改類比,認為這又是新一輪“四萬億”投資刺激。但這一輪穩投資的最大特點,是追求投資的有效性,盡量避免重復建設。所以不鼓勵“棚改式”的拆除重建,而是改善提高老舊小區的宜居性,另一方面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。
最近20年,中國各城市的建成區面積都急劇膨脹,老舊小區多在市中心。而大城市建設重點多在郊區、新區。老舊小區的改造、提升,會讓很多人購房傾向二手房,老舊小區的樓市估值也將更加堅挺。很多三四線城市財政收入依然依靠土地財政,舊的不拆新的難賣。地方政府愿不愿深入地做好這件事仍有待觀察,因為開發新區、郊區利益更大,更多土地拍賣才能產生更多經濟效益,地方政府也需要真金白銀來發工資、穩增長。老舊小區改造只掏錢不直接產生效益,所以,“新舊改”的廣度、深度如何,還有待觀察。